“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为深入贯彻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生态产业勃兴与乡村振兴提质的时代命题中探寻深度融合的实践路径,7 月 8 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生态文明实践团一行来到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开展实地调研。
源头活水:污水净化背后的绿色智慧
实践团一行第一站来到菏泽市第三污水处理厂。在参观中了解到,第三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能力达4万立方米,采用“多级AO池+二沉池+高密度沉淀池”工艺,致力于提升城市水环境质量。
第三污水处理厂负责人为实践团介绍企业情况
实践团成员在工作人员引导下,依次参观污水收集、生化处理、沉淀、消毒等环节,了解了生活污水从“浑浊”到“清澈”的全过程。深刻感受到污水处理工作对于改善周围水体环境,治理水污染,保护黄河水质和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 污水处理不仅仅是一项工程,更是对生态环境的守护,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支撑。
展开剩余85%实践团一行参观污水处理厂
国色芳华:一朵牡丹“绽放”产业新景
随后,实践团一行来到久负盛名的尧舜牡丹产业园。作为菏泽发展“牡丹经济”的代表,园区 致力于牡丹产业的深度开发与多元化发展, 依托当地优质牡丹资源, 大力开发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多系列产品,形成“从田间到舌尖”的生态链条,极大地提升了牡丹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
产业园部分产品展示
走进产业园,实践团成员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首先观看了牡丹产业园相关纪录片,参观了牡丹文化展厅。在牡丹文化展厅,通过丰富的图文资料和实物展示,实践团成员深入了解了菏泽市发展牡丹产业的历史文化渊源,以及菏泽牡丹产业的发展历程。相关 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市场,还远销海外,为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做出了重要贡献。
实践团一行参观尧舜牡丹产业园
校企共建:从“水”出发共话生态未来
调研当天,实践团与菏泽市水务集团进行了座谈交流。菏泽市水务集团、公共环境集团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出席座谈。
实践团与菏泽市水务集团展开座谈
菏泽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防对杨峻岭教授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详细介绍了公司的发展历程、业务范围以及在生态产业发展方面的战略规划。
据介绍, 近年来,菏泽市水务集团积极响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号召,加大对污水处理设施的投入,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和水平;同时,通过整合资源,拓展业务领域,将水务产业与农业、旅游等产业有机结合,探索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融合的新路子。
菏泽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防发言
杨峻岭教授对水务集团和尧舜牡丹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评价,并介绍了中国地质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基本情况。她认为牡丹是兼具文化内涵与产业价值的特色资源,未来发展前景广阔,表示将推动校方资源,在生态文明理论教育、产业绿色转型等领域与水务集团加强交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峻岭教授发言
实践团成员与水务集团相关工作人员就调研主题进行充分交流。 双方还就人才培养、科研项目合作、滩区水利模式等多领域进行深入探讨交流,达成多项合作共识 。
实践团成员与菏泽市水务集团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交流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峻岭与菏泽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王海涛共同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标志双方合作迈出实质性步伐,为校地融合、产教协同开启新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马克思主义学院与菏泽市水务集团举行研究生社会实践基地揭牌仪式
通过实地调研与深入访谈,实践团成员深刻体会到菏泽市牡丹区在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既是对“保护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躬身践行,也是对人与自然融合共生图景的模式探索。牡丹区正通过科学治水、深耕牡丹、融合多元产业等方式,探索出一条具有地方特色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图/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生态文明实践团
发布于:河北省众合网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